踏進深秋,也是報讀學校的季節。剛過完學期最忙的階段,有了沉澱和寫作的時間。前幾天有幸在學校的招待會上跟有興趣的申請人分享這幾個月的生活和感受。獲邀的四位同學來自不同學歷背景,我想我最能代表的學生大概有兩類。第一是剛從本科畢業,尚未完全投身職場便修讀碩士的學生,第二就是從另一範疇踏進教育界的申請人。
-
看着座無虛席的禮堂,其中更有很多來賓的工作經驗比我豐富,我有點疑惑自己是否能為他們帶來甚麼有意義的想法。作為一個國際學生,也會質疑自己的語言能力是否足夠讓他們了解我所希望表達的種種。分享過後我才知道,原來觀眾肯定的表情和笑聲都是最大的鼓勵,讓我驚喜而慶幸自己能成為台上的一員。也因為如此,我想我應該跟更多人分享自己的所思所想。
-
我想申請過程最難的部分應該是個人陳述(Statement of Purpose),看了很多範本,更覺得自己的故事似乎平平無奇,不知該如何突圍而出。申請學校,首先必先問自己報讀課程的初衷是甚麼,你想得到的是甚麼。每間學校的要求不一,每個人的故事也不盡相同。去年我最後決定只報讀兩所學校,因爲我覺得唯有選擇適合自己的學校才是一趟值得的旅程。哈佛教育學院的精神是 “Learn to change the world”,我覺得這裡的每一個人都以這句話爲目標。所謂的改變不一定翻天覆地,但必是念茲在茲的一件事。最近在幫助一位同學籌辦有關英語學習者(English Learners,大概可理解為以英語為第二語言的學生)的研討會。她或許是一個平凡的美國老師,和大部分老師一樣,面對英語學習者因語言和資源配套問題而無法追上學習進度的困境。可是不一樣的地方在於,她希望為這群學生帶來改變。於是第一步是來到這裡學習,第二步就是在哈佛教育學院展開相關討論,集思廣益。她說意料之外的是,她提出這個想法後,有很多表示支持的人都訝異以前原來缺乏了這個討論空間。向內探求答案,才能向外表達所想。對你而言重要的改變,就是你故事的重心,也是個人陳述最重要的主題。
-
分享會上主持讓我們各以一句話總結自己的想法,在這也就以此作結:
“Think about a change you want to bring, and don’t be afraid to reach out.”